欢迎访问安阳市农科院官网!
院内快讯

土专家“认输”

日期:2022-05-11 来源:安阳日报

4月22日上午,记者和市农业科学院红茄所的专家赶到内黄县六村乡杨桑村“送技术”。杨广军和家人穿着胶鞋正在浇辣椒苗。辣椒苗马上要被移栽到麦田进行套种,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冯迎娥在田间地头给大家上了一课:“眼下是朝天椒苗期管理的一个关键时期。目前,咱内黄朝天椒种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辣椒死棵,咱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可以用枯草芽孢杆菌加恶霉灵,再加一些生根剂配制成药液,把苗的根部蘸到配好的药液里,也就是药剂蘸根,以此来提高植株的防病性……”种植户杨广军、杨双全、杨存海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种了30多年辣椒,以前经常有死棵。如今经过专家指导,用了冯老师提供的系列土壤调理剂,没有死棵了,病虫害也少了。科学种田的事实在这摆着,真得相信!”杨存海种了3.33公顷辣椒,他在一边忍不住插话。杨合生也种了3.33公顷辣椒。他说:“专家每年给我们推荐新优品种,提升辣椒品质,并指导我们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省水、省肥、省工,一个人就能浇50多亩地,不用雇人,效益提高了,投资减少了!”冯迎娥补充说:“水肥一体化技术还能预防土壤板结,减轻病害,提高辣椒品质。花皮少了,价格自然而然就高了。”

杨广军是广军合作社负责人,有多年种植辣椒的经验,是当地的土专家,如今他“认输”了,十分佩服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

“开始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时,我还凭经验说不中呢,要不是冯老师再三给我做思想工作,让我试试,我就错过了这个好技术!还是得听冯老师这个‘洋’专家的!”说起当时推广新技术的插曲,杨广军不由哈哈大笑。如今,他成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积极推广者。

这几年,市农业科学院、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红茄所团队持续对内黄县的朝天椒产业进行扶持,推广大棚西瓜套种小辣椒高效栽培技术、大蒜套种朝天椒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飞防技术等,真正让农民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

冯迎娥介绍,市农业科学院、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红茄所团队每年从全国各地收集产量高、品质好的200多个新品种,先在试验田里进行示范种植,次年组织农户观摩,一般经过两年示范种植后,在第三年进行大面积推广。辣椒和小麦(大蒜)、西瓜套种,让农民的收入翻番。六村乡的杨桑村、梁庄镇的冯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辣椒种植村。现在内黄县的辣椒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在全国都排在前列,已入选“全国十大尖椒之乡”,依托市农业科学院、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内黄县辣椒产业越做越大。

杨广军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有市农科院冯老师做技术后盾,合作社社员的收入逐年增加,每亩地的收入由2000多元提高到3500多元。”在田间地头聊完,杨广军热情邀请记者去参观他花30多万元新盖的房子。新房是二层楼,设计新颖,外墙贴着瓷砖。新房内房间大、窗户采光好,地上铺着地板砖,墙面雪白,一层就有130多平方米,比城里的房子还舒服!家门口还停着他的两辆汽车。“知识改变命运,技术创造财富!”杨广军带记者参观时脱口而出。

有党的好政策,有专家的技术支撑,杨广军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其他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记者看到,村干部带领群众正在平整空闲地,建设小花园。杨桑村正变得越来越美!

本报记者 姚庆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