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阳市农科院官网!
院内快讯

秋风里的 “丰收答卷”:安阳内黄花生机械化收获显成效

日期:2025-09-29 来源:安阳融媒

微信图片1_20250929170314.jpg

农业机械化助力花生“颗粒归仓”我市花生丰产低损机械化收获示范在六村镇举办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花生迎来丰收季。9月26日,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承办的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花生丰产低损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任务活动在内黄县六村镇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37号”示范区花生种植基地举办。活动现场,花生挖掘收获机、花生捡拾收获机等多台套专用机械一字排开、整装待发。 

记者看到,碧绿的花生田里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在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农机手驾驶着不同型号收获机开始下田作业。据介绍,使用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摘果、集果、清秧作业,果实破损少,颗粒饱满的花生传送进集果箱里,并且收获后的秧蔓完整,是非常好的牛羊饲料。内黄县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明信说:“今年,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豫花37号长势良好,亩产在1000斤以上。”

微信图片2_20250929170322.jpg

为让广大种植户充分认识花生丰产低损机械化收获技术的作用,现场进行花生丰产低损机械化收获技术演练。以往花生种植收获全靠人工,劳动强度大,环节多,效率低。随着花生生产的机械化推进,逐步形成了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业模式和两段式收获作业模式。目前,多数种植户采用两段式收获作业模式,即采用两台以上的机器完成花生的挖掘、果土分离、铺放晾晒、捡拾摘果等工况的作业过程,一台收获机一天就可以完成50亩以上的花生采收,去土干净、掉果少,极大地提高了花生的收获效率。 

据了解,花生机收减损不仅体现在花生收获时,还应选用宜机化品种、采用规范化种植,每个环节都应树立减损就是增收的意识。围绕着花生机收减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所所长刘海礁、刘娟博士、张俊副研究员等专家为种植户“量身定制”减损方案,并从花生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路线、解决方案、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对花生种植基地进行互动技术指导。 

“内黄县是花生种植大县,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内黄花生’获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申为民告诉记者。近年,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在内黄县以花生生产丰产低损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花生生产丰产低损机械化收获技术等新技术、新装备,集成推广花生生产整套技术模式,实现了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摘果等主要环节的丰产低损机械化生产,推动花生生产向高质高效方向发展,花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赋能花生产业,科技助力丰收。9月26日上午,一场“干货满满”的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花生丰产低损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培训会在内黄县六村镇举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濮阳市农林科学院、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权威专家王振宇、陈翠霞、魏凤梅亲临现场,为100余名农户带来面对面指导,有效解决了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助力农业现代化技术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