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在田间查看辣椒长势

工人在车间打包加工好的辣椒
9月19日,秋雨绵绵,走进内黄县六村镇的朝天椒种植示范基地,湿漉漉的田畦间,泥土的芬芳夹杂着辣椒的辛香在空气中弥漫,放眼望去,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在雨水冲刷下显得愈发鲜亮,蜡质般的表皮泛着光。
当天,由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2025年安阳(内黄)朝天椒新品种新技术观摩培训会在这里举行,与会人员现场仔细查看辣椒长势,相互交流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为了帮助农民种植辣椒致富,我们在这里建立了种植示范基地,配备了专门的科研人员,指导当地农民学习掌握各种种植、管理技术,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为农民种好辣椒提供良好的科研支撑,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市农业科学院技术人员介绍说。
眼下,内黄县近8000公顷的辣椒进入采摘季,在该县的辣椒种植基地,农户穿梭田垄间,手脚麻利地采收,眼中满是丰收的喜悦。“这20多亩种的品种都是‘内黄新一代’,现在辣椒已开始采摘。你看,这辣椒红得发亮,捏着厚实,辣味十足,透着地道的‘内黄红’。”在二安镇铁炉胡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户胡留根笑着说,“每天采摘完,把辣椒拉到地头就行了,收购商天天上门收,不愁卖。按亩产3000斤算的话,每亩地能卖4000多块钱。”
二安镇地处卫河两岸,凭借水质优越、土壤肥沃的优势,把辣椒种植做成了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种植户增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辣椒地就在村边,在这里摘尖椒,每天能挣五六十块钱,而且离家很近,既不耽误照看孩子,又能贴补家用,好得很咧。”铁炉胡村村民胡彦平说。
“辣椒种植是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后期采摘、分拣,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这就给当地群众搭建了一个在家门口挣钱的平台。”二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志超说。
产业兴引领百姓富裕,产业旺激活乡村振兴。内黄县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之乡和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实施辣椒机械化移栽以及配套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极大提高了椒苗移栽效率、定植质量和椒苗成活率。“良种+良法+市场”全链条服务,最大化保障了椒农的种植收益。今年,该县辣椒总产量预计达3.9万吨,总产值9亿多元,形成了“小辣椒、大产业”“小辣椒、大发展”的格局。
在位于井店镇东江村的兴隆农产品有限公司,这里的8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传送带上的辣椒经过去渣、筛选、干洗等工序,最终变成辣椒段、辣椒丝、辣椒碎、辣椒粉等十余种产品,浓郁的椒香弥漫了整个车间。该公司总经理王国彦说:“先进的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辣椒产品的品质,比如这台筛选机,可以精细到将头发丝粗细和小米粒大小的杂质筛选掉。”
产业链的延伸让内黄县的辣椒在内销和外贸上都居全省之首,主要销往湖南、四川、湖北、重庆等辣椒消费大省(市),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这些铁板椒经过加工后将发往美国、墨西哥、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王国彦说,“公司每天可加工辣椒3万斤,每年加工辣椒1000多万斤,70%销往国外,带动就业150余人。公司还拥有800亩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用好特色农业的‘金钥匙’,重点加强宣传、技术培训,实施工厂化育苗、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主推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等专用辣椒新品种,在保持和发展‘内黄新一代’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优质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保障种植户种得好、卖得好,以产业发展持续拓宽乡村振兴之路,引领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